本篇文章11124字,读完约28分钟

林闽钢梁誉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的社会福利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福利、计划经济时期的城镇单位福利、农村集体福利和民政福利等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福利社区化和社会化探索的推进下,社会福利副本不断扩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形成“适度普遍利益”的快速发展理念,在社会福利供给多元化、社会福利对象普遍化、社会福利副本体系化三个方面全面拓展社会福利范围 未来我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建立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国家主导型社会福利制度。

[关键词]社会福利民政福利; 集体福利; 美好的生活

[中图分类编号] d63 [文献识别码] a

我国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过程有其独特之处。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福利,建立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城市福利、农村集体福利、民政福利上。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探索和改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开始构建。 目前,我国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 在此背景下,回顾社会福利70年的快速发展历程,探索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基本理念、第一条路径和总体趋势,对今后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社会福利70年的快速发展过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救济福利( 1949-1955 )

这一时期的首要标志是,暂时的过渡性社会福利政策迅速确立,如比较特殊群体的生产教育工作者、孤独老人的救助福利、失业者和贫困者的生产自救措施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过去遗留下来的大量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急需救济的民众,党和政府一方面与特殊群体进行了比较,实施了社会主义改造事业。 例如对游民采取了集中收容教育、技能培训、就业安置、劳动改造以及遣返家乡等改造措施。 另一方面,与孤老残幼集团相比,民政部门在接管和改造国民党创办的“救济院”、“慈善堂”、“寡妇堂”、“教养院”等旧社会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基础上,创办了许多救济福利机构,城市孤老、孤儿、精神患者等弱势群体。 ①另外,为了尽快处理失业和贫困者的生活问题,在一点城市组织了烈士和城市贫民参加的手工业和小型工业生产,建立了生产自助组织。 [1]据1954年全国52个城市统计,组织了1802个长期或季节性生产自助小组,参加生产的教育经济家、贫困家达到22.56万多人。 2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福利(集体福利) +民政福利( 1956-1977 )

这一时期的首要标志是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管理,形成了以单位福利(集体福利)为主、民政福利为辅的制度框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地区逐渐确立了“单位制”的组织形式。 大部分城市居民被单位吸收就业和生活,与单位形成依赖关系,即“单位人”现象。 就业者的权利必须由单位实现,单位代表国家承担着生老病死的无限义务,这种组织方法将单位逐步演化为家长制的福利共同体。 [3]米其拉( r. mishra )将这种社会福利纳入社会基本结构,将国家保障人民的基本需要称为“结构性福利”( structural welfare model )。 [4]在单位中,单位成员可以免费或低收费,采用单位兴办的住宅、医院、学校、食堂、幼儿园、浴室、运动场馆等福利设施。 并且可以获得冬季供暖补贴、探亲补贴、托儿补贴、计划生育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福利补贴。 这些福利项目和设施大部分至今仍在继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在广大农村地区,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人民社会化运动的推进,人民公社这个政社合一的制度结构成为了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的首要形式。 [5]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村基本生产资料都属于集体,农村公共产品供应集体统一组织和安排,农民通过加入人民公社,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农村集体单位的一员。 生产小组从可分配的总收入中保留一定数额的公益金,主要用于医疗(医疗站、赤脚医生等)、教育、娱乐康乐、儿童护理等服务项目。 农村居民依靠社队集体福利,福利项目少,福利水平低,但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集体福利长时间运行,支撑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另外,对于无法获得机关和集体保障的“三无”人员,政府也建立了民政福利制度,保障基本生活。 例如设立社会福利院和养老院收养孤独老人,提供生活照顾、医疗康复、老人食堂、娱乐活动等服务的儿童福利院和幼儿院收养社会弃儿、孤儿和流浪儿,以及文化教育、劳动教育、思想教育、保育、抚养、治疗等不同的服务 [6] 1978年,全国共建设社会福利院577人,收养船员3.8万人,儿童福利院49人,收养婴幼儿0.4万人。 精神病患者福利院102人,收养了1.5万名精神病患者。 ②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社会福利主要由生产单位提供。 [7]民政福利在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中起补充作用。

(三)转型期社会福利的社区化和社会化( 1978-1999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人们对社会服务的诉求越来越高。 经济期以单位福利(集体福利)为主、民政福利为辅的制度框架受到挑战。 这一时期的首要标志是确定社会福利的社区化和社会化成为城乡社会福利改革的首要方向。

1 .社会福利社区化改革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多家国有公司的“关、停、并、转”迫使部分单位成员寻求职业,依靠社区进行社会生活和管理。 针对“公司职员”向“社会人”转型后产生的社会福利诉求,1986年,民政部在沙洲(现为张家港)会议上提出了社区服务的构想。 1987年9月,民政部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座谈会进一步提出了社区服务的复印件、性质和目标。 社区服务在一点城市开始试点和探索,并逐渐在全国展开。 1993年11月,民政部等14个部委联合发表《关于加快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将社区服务作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度的重要领域。 随后,全国各地出台了地方性支援保护政策,社区服务得到制度保障,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2 .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

1978年9月,第七届全国民政会议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吸收城市两名职工家庭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费用可以自理。 1979年11月,全国城市社会救助福利事业会议进一步突破了“三无”对象为收养范围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双职工家庭残疾人和退休独居职工的自费收养工作。 之后在全国范围内,多家社会福利运营商开始突破以往的收养范围,有条件地向社会开放。 许多社会福利工作者积极扩大院外服务功能,开展养老、育儿、辅助残疾、康复等多项活动。 另外,社会福利改革的另一个方向是供给主体的社会化。 1984年3月,民政部在福建漳州召开的经验交流会上确定“社会福利社会运行”,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创办社会福利事业,社会福利供给模式开始从国家承包向国家、集体、个人联合经营转变。 因此,我国的社会福利开始不断引进社会资源,并朝着多元化供给的方向迅速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四)新世纪以来多层次社会福利框架的形成( 2000—至今)

这一时期的首要标志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福利项目越来越完善,农村社会福利制度高速发展,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不断优化。

1 .老年人社会福利的迅速发展

20世纪末,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龄化、失能化、空巢穴化等问题,2000年以来,我国加快了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建设。

在福利服务方面,2001年民政部在全国启动了“社区养老服务星光计划”,着力建设城乡社区老年人福利设施。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兴起,在城市地区迅速宣传。 2006年2月,全国老年人办理等10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将快速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居家老人服务、老年人护理等业务作为养老服务的从事重点。 年9月,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制度,对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基础、以机构为基础的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制度。

关于福利津贴,宁夏回族自治区于2009年5月率先发布了《关于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基本生活津贴制度的通知》,将具有宁夏户口、年龄在8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和城市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纳入老年人津贴保障范围内,是省级政府公布的第一个老年人津贴制度的 2009年6月,民政部参考宁夏的经验,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实施贫困老人和老年老人津贴。 年,民政部进一步宣布,将着力统一老年人津贴制度,确定全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人津贴,并以省为单位建立面向80岁以上老年人的老年人津贴制度。 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国家确定鼓励地方建立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津贴制度。 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根据中央政策相继出台了老年人津贴制度,老年人津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 年,各省已经建立了老年津贴制度[8],更多的老年人享受着老年津贴这一福利制度。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2 .残疾人社会福利的迅速发展

为了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2000年以来,中央陆续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制度建设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加强了残疾人福利的制度建设,提高了残疾人福利水平

在残疾人就业方面,我国不仅在《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法》中规定对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特殊保护,而且在《社会福利公司招收残疾人职工暂行规定》《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对残疾人劳动就业作出了特殊规定,并责成各级政府 在残疾人教育方面,特殊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全国各省(市)举办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开展聋哑儿童听力语言培训,设立了特殊教育职业培训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在残疾人康复医疗方面,政府每年支付特别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事业。 康复医院、整形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医疗康复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相继成立,为残疾人康复提供了保障。

另外,为了处理残疾人特殊的生活困难和长时间的护理困难,年9月,国务院决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金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金制度。 用特别福利补助金的方法缓解残疾人残疾引起的额外生活支出和长时间护理支出的困难。

3 .儿童社会福利的迅速发展

2006年3月,民政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将儿童福利保障对象扩大到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和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年11月,国务院发表《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国家首次以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了制度保障,这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政策上的重新突破,使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 随后民政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通知》,向所有孤儿发放基本生活津贴。 年民政部选择深圳市、昆山市、海宁市、洛宁县四地进行了普惠型儿童社会福利制度建设试点,为困境儿童建立了基本的生活保障制度。 年6月,国务院发表《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该通知指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内涵是:基于“适度普惠、分层次、分类、分标准、分地区”的理念,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儿童生存和快速发展。 该通知最引人注目的是,将儿童群体分为孤儿、困境儿童、困境家庭儿童和普通儿童四个层面。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4 .农村社会福利的迅速发展

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社会福利快速发展滞后的局面,这一时期我国加快了农村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步伐。

在老年人福利方面,特别是2004年实施《关于进一步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以来,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农民从集体内部互助的集体福利事业向国家财政供养的现代社会福利事业的转变。 而且,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发展迅速,许多地方敬老院逐渐向依赖家庭照顾生活困难的老人和社会普通老人开放。 在教育福利方面,为了减轻农民的教育支出负担,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计划。 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健康水平,年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开始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此外,农村地区的服务也迅速发展起来。 2007年3月,民政部制定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事业实施方案》,在全国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 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设施数量增加,覆盖面扩大了农村社区的服务对象和文案。 社区服务方法和途径得到改善。 9

5 .优化社会福利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福利事业的系统化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年12月,民政部新设立了养老服务部门和儿童福利部门。 养老服务部门主要承担老年人福利工作,制定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制度建设计划、政策、标准,协调推进农村留守老年人照顾服务工作,指导养老服务、老年人福利、特困者救助支持机构的管理工作。

儿童福利司首要制定儿童福利、孤立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标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服务体系制度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指导儿童福利、收养登记、救助保护机构的管理工作。 儿童福利司的成立是我国儿童福利迅速发展的里程碑式的事。

二、我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首要路径

(一)适应社会诉求和经济快速发展水平的“适度普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城市的无业游民、失业者、需要救助的孤寡、受灾农民在人口总数中占很大比重。 为了处理这部分群体的基本生活诉求,维护新生政权的经济社会稳定,生产教养、救济安置、生产自救等救济性福利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福利制度的首要拷贝和方法。

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适应单位制和人民公社的社会管理形式,我国逐渐建立了“单位福利(集体福利) +民政福利”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 城乡居民的福利诉求首要由单位和集体提供。 政府开展的民政福利对象限制为“三无”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是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养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快速变革,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空郊区化等现状的出现,流动人口、失能人口、留守人口等问题的显著提高,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诉求普遍化和多样性的迅速发展。 而且,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财力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始扩大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 社会福利保障范围逐渐扩大,服务文案不断丰富,供给方式不断改革创新。

我国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过程是后发国家的追赶模式,社会福利也不能直接从全面惠及建设。 “适度普适性”中的“普适性”是指收益资格条件上的普适性。 “适度性”是指待遇水平的适度性。 其中,“普适性”是根本特征,这种“普适性”打破了我国社会福利导向的人群从特定的老年人、残疾人、困境儿童转向全体公民,只适合我国长期以来社会福利孤立的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状况, “适度性”是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的重要特征,反映出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经济快速发展的水平。 总之,强调“适度普惠”是以前流传下来的由互补型社会福利向全民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的中间形态,它与一定社会的快速发展阶段和特定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相关。

(二)多元化、普遍化、体系化的快速发展路径;

1 .社会福利供给的多样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无论是民政福利还是单位福利(集体福利),社会福利的供给都由政府或单位集团垄断,采取国家或集体一体化供给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了提高社会福利的供给效率,我国的社会福利供给逐渐将“提供”和“生产”分离了。

另一方面,政府将越来越多的职能投入到福利提供环节,如中央及各级政府将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纳入财政预算体系,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各地方政府投资建立了许多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为略困群体和贫困群体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和服务保障。 从中央到地方,养老服务、残疾人和儿童保障、社区服务等方面相继出台和实施等一系列政策和规章,为各项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另一方面,在福利生产环节,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理念和政府各项激励性政策的大力推进下,社会资源和民间力量广泛参与社会福利的投资、管理、服务提供等各个行业。 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公司机构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福利供给结构正在形成。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2 .社会福利对象的普遍化

从保障范围来看,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福利的要点是在城市地区,保障对象覆盖面也比较狭窄,基本上是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义务育人(赡养)的“三无”人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7年民政部提出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转变的目标以来,社会福利的保障对象主要沿着从特殊到普遍、从城市到农村的两条路径扩大。 在服务范围方面,由于社会福利供给能力的提高,接受福利服务供给的对象不断增加。 在老年人服务方面,过去的福利对象仅限于孤独的老年人服务。 目前,无论在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对象都是以全体老年人为对象的残疾人服务,也将从过去的“三无”残疾人,关注所有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展开。 儿童服务只关注过去在福利设施内抚养的孤儿,但现在包括事实上无人照顾的未成年人、分散在亲属和家庭中的孤儿在内的未成年人、流浪在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也成为社会福利服务的关注对象。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在农村社会福利方面,为了弥补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短板,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机构和设施发展迅速。 农村社会福利开始向所有农村居民增长。 政府比较农村养老、医疗、教育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福利补助政策和行动计划,将越来越多有社会服务诉求的农村居民纳入社会福利体系。

3 .社会福利复印件的系统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民政事业提供的财政支持很少,民政部门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往往很有限。 因此,各地民政部门兴办的各类福利机构普遍存在服务项目少、复印件单一等问题,社会福利总体呈低水平供给状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加强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福利类型和服务文案向系统化和多元化方向迅速发展。 在福利项目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建设了以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体系。 各福利项目也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子系统。 例如,老年人福利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养老服务体系制度残疾人福利形成了康复性福利+生活性福利+快速发展的福利的福利体系等。 在服务文案方面,目前社会福利的供给文案比较丰富,除了之前流传下来的收养安置、日常照料、文体娱乐、教养救助、基本补助外,还包括基本的医疗保健、卫生护理、精神慰藉、维权保障、便民利民等服务。 的副本包括现金福利、服务福利、实物福利、无偿服务、低补偿服务、有偿服务等多种玩法。

“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三、我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总体趋势

(一)建立以“美好生活”为核心的社会福利制度

基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社会首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的重大评价,围绕“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顺应“美好生活”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新变化,实现人民福利,促进包容性快速发展

党的十九大全面升级了我国社会结构快速发展形式的定位,开始更加重视人民更高水平和新格局需求的快速发展。 “美好生活”应该是高水平、优越美好生活的体现。 “美好生活”和衣食、小康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重视自己的精神生活,更加关注自己的心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更加充实、更加保障、更加可持续地发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福利要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落实和体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国家财力不断增加,不应该把全面实现人民福利、促进社会全面快速发展视为不可能的目标,而是客观实际地描绘了“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的蓝图,理性 需要给予国民充分的信心和稳定的期望,提高全社会的共享水平,实现公平平等的管理目标,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国家主导型社会福利制度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推进社会福利多元化筹资。 社会福利具有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了政府需要发挥财政作用,为社会福利提供资金保障。 但是,就财政投入而言,目前我国政府对社会福利的整体投入还很有限。 从1980年到2010年,全国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财政支出已经从0.8亿元增加到753.41亿元,但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只有0.07%增加到0.37%。 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还很低,增长幅度缓慢严重影响了社会福利的供给水平。

因此,关于今后社会福利资金的筹措,一是加强政府对社会福利的筹资责任。 对于基本的社会福利服务,政府必须发挥最主要的筹资责任。 要着力提高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和加强政府财政制度化建设。 以单独设置的形式将基本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等福利项目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体系。 建立适当的社会福利投入和财政收入协同增长机制。 二是积极扩大社会福利筹资渠道,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必须重视招聘人员的支付有助于社会福利服务的资金筹措。 除穷人、穷人等极少数社会成员外,社会成员在接受社会服务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支付义务。 通过合理取钱和诱惑的方式,向经济上可承受的社会服务招聘者收取相应的费用,增加社会福利资金来源。

第二,补充农村短板,促进社会福利均衡化快速发展。 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基于身份制的社会管理方法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福利的快速发展一直很缓慢。 近年来,政府开始增加对农村社会福利的支持力度,但由于历史惯性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目前农村社会福利依然落后,社会福利城乡快速发展还很不平衡。 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福利在资源投入、设施条件、支付待遇等全方位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将补充农村社会福利的短板,逐步消除社会福利城乡制度分割,实现城乡社会福利均衡的快速发展,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

为此,必须增加对农村社会福利事业的投资。 另一方面要加大各级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采取新建改建、公营民营、民间事务援助、租赁购买等多种玩法,加快农村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社区扩展,进一步扩大各类社会福利的覆盖范围。 并要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快速发展的城乡和谐,推进社会福利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社会福利要在统一对象管理的基础上,统一服务文案,实现城乡社区社会福利标准的有机联系。

第三,健全相关法规,推进社会福利法制化建设。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颁布和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 但是,现有的这些法律实质上是促进法,缺乏刚性规范,实质效力有限,不能作为推进相关社会福利事业的具体法律依据。 [10]至今我国与社会福利事业相比仍未制定专门的法律,社会福利各项政策的实施缺乏法律约束力。 立法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瓶颈。

要加快我国社会福利法制化进程,一是尽快出台综合《社会福利法》。 另一方面,确定社会成员的福利权益,确定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等不同主体和福利对象在提供和享受社会福利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另一方面,决定各社会福利项目的实施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等。 [11]二是除《社会福利法》外,分别制定《老年人福利法》、《残疾人福利法》、《儿童福利法》、《社会服务法》等配套法律,使各社会福利项目在政策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遵循法律 另外,还要结合经济社会环境的一些变化和以往制度的缺陷,及时修改各项社会福利政策,使其文案更清晰、细化、完整,更好地适应国民社会福利快速发展的诉求。

第四,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的优质供给。 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进下,我国社会福利的供给资源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服务的供给质量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各类福利机构的服务提供文案来看,目前很多机构都侧重于基本护理类服务的提供,如护理、配置、餐饮、简单护理、文体娱乐服务等。 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服务提供得很少。 从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来看,多家机构,特别是民办机构的服务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的比例低,技能和素质不高。 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福利效用的发挥。

因此,要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一是鼓励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服务队伍,为社会福利对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是加强社会福利质量管理,完善福利服务评价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和聘用人员反馈新闻,建立合谋结构、过程和结果各级综合评价体系。

总之,我国社会福利供给侧改革必须以增强人民获得感为目标,以提高社会福利供给质量为核心,实现社会福利供给理念的转变。 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社会福利诉求决定社会福利的供给,社会福利的供给不是决定社会福利诉求的满意度。 [12]使社会福利真正惠及全体国民,将成为推动社会包容性快速发展的首要途径和比较有效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孟韶华,汪涵.中国民政通史(下卷) [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2]卢谋华.民政概论(教材) [m] .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内部发行),1981年

[3]路风.单位: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1989(1)。

[4] r. mishra、社会安全组织:海洋与保护组织[ m ].London :美国航空、1981、p.14。

[5]吴毅.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果: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因素分解[j] .天津社会科学,1997(5)。

[6]林福建省钢、梁誉.关于中国社会服务变革的快速发展[j] .行政论坛,(1)。

[7]黄黎若莲.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民政福利事业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8]甘贝贝.所有省份建立高龄津贴制度[n] .健康报,2019-1-10

[9]项继承权等.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0]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 .人民出版社,2008年

[11]林福建省钢.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快速发展战术[j] .中国共产党天津市委党校学报,(4)

[12]郑功成.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快速发展战术:从照顾弱者到普惠全民[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

[基金项目]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百阶级”科研项目。

[作者介绍]林福建省钢、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民政部政策理论研究基地”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梁誉、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①1953年10月召开第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后,城市救济福利事业单位开始调整,逐步确定收容范围。 到1956年,为了进一步实现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劳动教育分流,孤立的老年人、流浪儿童、孤儿开始从生产教育机构中分离出来。 其一,通过分别设立残老教育院和儿童教育院集中进行收养。

②根据《民政统计历史资料集( 49-92 )》相关数据整理而成。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就可以使用“扫描”将网页分享给我的WeChat的力矩。

标题:“我国社会福利70年快速发展历程与总体趋势”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wfjj/1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