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25字,读完约15分钟

引子

花了近1.3万元,购买了13955尾幼鱼增殖放流——这种生态修复补偿,加深了王洪春的教训。

家住赤水河边,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货船司机王洪春熟知各种捕鱼方法。 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在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鲇溪码头附近放了几只笼子,捕获了21条野生鱼。 其中,许多尾巴是稀有鱼类,被巡河民警逮捕。 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捕捞水产品为由立案侦查,对王洪春实施刑事拘留。

侦查期间,根据遵义市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处理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实施生态修复的实施意见(试行)》,公安机关建议王洪春积极弥补错误:按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制定的生态修复方案,购买幼鱼增殖放流。 鉴于王洪春有认罪悔罪的表现,公安机关为他进行了保证审查。

王洪春付出的偷猎代价,折射出了打击赤水河流域非法捕捞的执法力度。

横贯云贵川三省,蜿蜒约500公里,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鱼类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长期以来,受过度捕捞等影响,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化指数持续下降,渔业资源逐年衰退,影响了长江生物多样化和水域生态安全。

年1月5日,习主席在重庆召开推进长江经济带快速发展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必须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的位置,大力保护,不搞大开发。”

同年年底,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知》,确定从年1月1日午夜至2026年12月31日24时,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禁止一切渔业行为。 这是长江流域第一条实施全面“十年禁渔”的一级支流。

2019年初,农业农村、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要点禁止捕获和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19年底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捕获,率先落实全面禁止捕获”“到年底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保护区以外水域渔民捕获,

长江十年禁渔是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定,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重要措施。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实行长江十年的禁渔。

最近,记者沿赤水河贵州段要点水域进行了实地访问,全面禁渔捕捉了3年多的点滴变化。

需要禁止捕鱼

“前几天,捕捞规格一般不到20厘米,岩原鲤鱼等大型鱼类还在幼苗时被捕获,部分土着鱼已从监测范围消失。”

连日大雨刚停,赤水河水势汹涌,波涛声响彻山谷。 一艘游艇疾驰而来,在河上画了两条白浪。 去了广阔的水域,遵义市习水县畜牧渔业快速发展中心主任张劲松把头伸出窗外,打量着熟悉的场景。

七年前的执法行动,张劲松记忆犹新。

年夏天,时任习水县渔政站站长的张劲松接到通报。 晚上习酒镇河段经常有非法电鱼。 张劲松组织了3名全站执法人员,联合9名原县农牧局工作人员,开展了专项执法行动。

“在这个地方,我看到6艘船从眼前逃走……”。 由于没有执法船,张劲松和同事们守卫两岸,准备用绳索和渔网拦截电鱼船。 谁知道谁偷了犯人拆了螺旋桨,让船顺着水势顺流而下,岸边的执法人员束手无策。

2002年,原农业部发布《关于在长江流域试行春季禁渔制度的通知》,赤水河被纳入春季禁渔范围。 2003年至贵州省将每年的2月1日至5月31日定为赤水河禁渔期间。 200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跨越四川、云南、贵州和重庆三省一市,并入赤水河,其中从贵州省仁怀市五马河口到赤水市大同河口为保护区5个核心区之一。

那时,赤水河沿岸各地经济迅速发展,货船往来不断,谈生意、跑运输的人蜂拥而至,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业。

“川鱼价格不断上涨,几十块一斤不动,高鱼每斤卖几百块”暴涨的鱼价,让赤水河边长大的张劲松担忧:许多人盯上了赤水川的鱼,“除了合格的专业渔民外,还有许多副业渔民,

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赤水河实施了连续监测。 结果表明,这里的鱼类资源状况呈明显衰退趋势,渔业捕捞规格趋于小型化、低龄化。

“日前,捕捞规格一般不到20厘米,岩原鲤鱼等大型鱼类还在幼苗时被捕获,部分土着鱼已从监测范围消失”每年沿赤水河开展3个多月的实地调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飞表示,与其他因素的影响相比,乱飞

渔业法规定“禁渔区,禁渔期禁止捕鱼”,但为什么禁止赤水河非法捕鱼?

“执法监督力度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 ’遵义市原渔政站长田景权表示,仅靠渔政部门的行政处罚不足以遏制非法捕捞活动。 长时间从事渔政监督的管理工作,田景权深感:“一个县有几十公里的河段,渔政执法队那么几个,禁止非法捕捞,不给力。 ”。

“每年禁渔期几个月,幼鱼刚长大失去庇护”田景权和沿河各地渔政部门的同事们心中明确表示,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过度捕捞的现状,打破困境,在全流域、全时间段禁止捕捞。

贯彻“不搞联合抓大保护、大开发”的理念,生态保护战在赤水河流域打响。 年1月1日凌晨0点开始,赤水河流域“10年禁渔”。 “全流域、全时间段‘十年禁渔’,为水生生物恢复元气留出足够的空时间和时间,主要鱼类可以繁殖2~3代,有助于资源数量、种类的稳步恢复,”刘飞说。

渔夫拉上岸

“所有渔船登陆,除水产渔民有征收补偿外,政府还组合了后续保障。”

14岁上船,40岁上岸,到了中年突然改变生活方式,王小均一时困惑。

赤水川进入赤水市复兴町后,河面变宽,水流变缓,是各种鱼类繁殖生存的理想场所。 曾经,守护家门口的“聚宝盆”,只是复兴镇长江村村民王小均每天下河忙碌几个小时,年收入轻松地度过了10万元。

“除了捕鱼之外,没有别的谋生之道。 今后拿什么养家呢? ’年末,原农业部和贵州省政府开始生产转业长江流域的赤水河贵州段渔业渔民,遵义市管辖的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三地渔民率先上岸。 对于来家里咨询逮捕事件的工作人员,王小都不想确定答复。

在担心后路的基础上,王小均也在观望配置政策。 “我是持有合法捕鱼证的渔民,以前是按规定支付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的。 如果与“三无船”(无船名的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的港口)待遇,当初的钱就白付了。 ”

在以赤水河为生的人们中,不仅仅是有资格的渔夫,还有不少是擅自造船捕鱼的沿岸村民。 为了打击渔民安置工作,赤水市组织专家通过调查、座谈等方法明确渔民的生产生活和家庭收入状况,广泛寻求他们的意愿和需求。 经过30多次改编,赤水市出台了一套转型生产转业方案。

“没有合法捕鱼证的渔民,如果享受同等的安置政策,确实不公正,也不利于《禁渔令》的实施。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管理站站长刘定明介绍,赤水市在推进渔业人员生产转业的过程中,实施了精准渔业。

通过注册登记和核实《渔业渔业渔业许可证》颁发、年审情况,赤水市查明首批统计的300多个船户中有138户是转产渔民。 “所有渔船登陆,除水产渔民有征收补偿外,政府还组合了后续保障。 ’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王小均交出了渔船和渔具。

“在上岸三年的过渡期,每户每年享受1.88万元的生活补助,生活困难的渔民将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无住房的家庭优先享受城市保障性住房。 》刘定明表示,赤水市累计统一各类资金1700余万元,用于赤水河渔民生产转业。

渔船征收补偿和生活补助后,王小均拿出所有积蓄和银行贷款,在赤水市区买了两套房子,一家6口进城,开了一家小餐厅。

对愿意自主创业的渔民,赤水市将给予2万元启动资金,项目通过验收后追加5万元补贴,贴补等政策。 “先后收到了7万元的支援资金,为我们开了餐厅。”王小均将临街的那所房子改造成餐厅,站稳了街道,家庭收入比上岸前翻了一番。

距离赤水市区向南约50公里,原厚镇陛下敕令村的渔民杨正雄也开始了新的生活。 但是,与王小均不同的是,他留在村子里迅速发展。

赤水河的《禁渔令》出台后,市场对鱼的旺盛诉求是如何满足的? 杨正雄觉得生态鱼养殖是商机,在渔船上征收补偿金和生活补助资金,杨正雄很快建成了占地4亩以上的鱼池,造成了清冽的山泉水。 不幸的是,第一只幼鱼被投下,不到一个月全部死亡,6万元的投资转眼就泡汤了。

“海拔近千米,水温比河水低得多,普通的鱼还不适应这个环境。 挑什么苗,喂什么食物都有讲究,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 ”。 吃一堑长一智,杨正雄在农业部门的协调下到周边大型养鱼基地求教,学习高山生态鱼养殖。 “口感和野生河鱼差不多,价格当然不低。 一上岸就有人抢着买,收入不比当渔夫差。”

赤水市的生产转业渔民中,像王小均这样从事个体经营的有三成,像杨正雄这样从事农业产业的有一半,其他都引诱他去赤水经济开发区工作或外出务工。 习水县和仁怀市,在当地充分利用白酒产业的快速发展特点,将上岸渔民推荐给当地酒企就业。

“遵义管辖的赤水、习水、仁怀三县市完成了435户渔民的生产登陆,拆除了631艘船。 ”。 遵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邹家文介绍。

执法机关大力跟进

“目前,打击非法捕捞不是渔政部门一家之事,执法工作越来越多由公安机关和综合执法机关共同承担。”

27岁的张益住在习水县的一个偏远山村,原本从事货物运输,往矿山运煤炭。 “赤水河的野生鱼那么贵,在网上活了好几天。 否则,我们也试试吧? ’去年年初,张益与两名村民商谈到河边打捞“副业”,3人筹集近5000元,买了气船、电池、电鱼机等工具。

“从十几年前开始谈论禁渔的事,没看到电鱼的人没怎么绊倒。 万一被抓住了,那就是罚款。 ’被家人制止,张益不在乎。 去年2月,他和伙伴搞到了两条电鱼,各卖了2000多块钱的鱼。

去年3月3日深夜,张益一味来到隆兴镇河段犯下第三次罪行。 “正在收集网络登陆。 警察包围着。 ”。 张益没想到,这次来执法的不是渔政部门,而是公安机关。 原来,在接到群众通报后,隆兴镇派出所立即与附近5个派出所联合,出动20多名警力前来逮捕。

第二天早上,接到警察通知,张强松前往检查站,调查查获的水产品,联系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判断生态损失情况。 “目前,打击非法捕捞不是渔政部门的一家之事,执法工作越来越由公安机关和综合执法机关共同承担。 ”。 张劲松说。

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工作启动后,比较执法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偏软的问题,沿海各地深化渔政,与水务、海事、综合执法、生态环境保护及公检法等部门合作联动。

张劲松和同事们装备了两艘游艇,事业重点转移到日常巡视和渔业资源保护上。 每次在赤水河流域发现偷猎者,他总是第一时间联系警察实施逮捕,根据现场情况与其他部门联合行动。

从年8月开始,仁怀市人民法院集中管辖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桐梓县范围内的一审环境资源类民事、行政和部分刑事案件,解决了行政区划管辖的阶段性管理、各自政治等问题。

“要知道会有这么糟糕的后果,钱来了也不敢去电鱼”张益没想到他们会被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最终,3人因非法捕获水产品罪,分别被拘留4~6个月,根据遵义市公检法等部门联合发表的《环境资源犯罪案件生态修复实施意见(试行)》,法院责成他们承担相应的生态修复责任。 为此,张益又筹集了2万元幼鱼放回赤水河。

自全面禁渔以来,截至今年6月,仁怀市人民法院受理的水产品非法捕捞案件达100件,其中4人被判处3年以下徒刑,185人被判处拘役。

“事件数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过度捕捞得到了比较有效的控制。 ”。 仁怀市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副庭长蔡波介绍,在涉渔违法违规案件中逐一发挥司法作用,将被告人是否履行生态修复义务作为重要量刑情节,刑事制裁、民事赔偿、生态补偿等责任方法有机衔接,有效打击和制止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具有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修复成功了很久。

“有时会有惊喜,特别是多年消失的土着鱼被重新发现,初步证明了禁渔效果。”

孙泽鸿说:“保护生态是大势所趋,渔船上岸了,我们没有理由不撤退。” 去年6月,赤水市的5艘餐饮船停止经营活动,拖着赤水川解体。

吹着河边的微风,看着碧波荡漾,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2003年,孙泽鸿买了一艘餐饮船,停泊在赤水市区东门的河边,开了当地第一家水上餐厅。

年,在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开通之前,孙泽鸿又建造了新的餐饮船,建设了污水解决设备、消防设施。

在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的东风的带动下,餐饮船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除孙泽鸿的2艘船外,赤水市区西门河边也出现了3艘餐饮船。 每天晚上河水闪烁,音乐声夹杂着吆喝声相互俯伏。

随着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孙泽鸿餐饮船陆续迎来特别访客:希望市领导陆续到访渔政、交通、生态环境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率先关闭餐饮船。 原来,餐饮船位于鱼类洄游产卵区,常年受到噪声污染和灯光照射,极易惊动鱼类,影响产卵繁殖。

为了恢复水中的安静,根据第三方的判断结果,经过多次协商,赤水市关闭、拉开、拆除餐饮船,对业主进行了合理的补偿。

三年多来,打击非法捕捞,赤水河沿岸各地大力改善鱼类生态环境,开展经营性船舶改造、沿河砂石码头全面清理、固体废弃物清理、黑臭水体排查等专项整治。

“这是老鹰,那里是中华倒刺鲃……不要小看这些池塘,一年可以培育120万尾幼鱼。 其中近一半是稀有的特有鱼类。 ’赤水市郊区大同镇大同村有35亩鱼类繁殖场,30个圆形池塘整齐排列,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织成员亳磊把池塘里的鱼摆得如数家珍。

年,河南小伙亳磊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研究生,来到长江上游罕见的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增殖放流所,专业从事人工繁殖野生鱼类。 失去亻磊的意思是:“多年来,繁殖速度远远跟不上捕鱼的诉求,辛苦培育的鱼,放入赤水河就成了中国菜。”

收到了赤河流域全面禁渔的消息,亻磊充满了喜悦。 “为了繁殖稀少特有的鱼,新建了20个集装箱鱼池,达到10厘米以上后放生到赤水河,成活率将明显提高。 ”。

赤水增殖放流所的事业是一个缩影。 在赤水河沿岸,许多地方采取人工建造生态鱼窝、修复天然水域产卵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等措施,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的种群、数量。

“有时会有惊喜,特别是多年消失的土着鱼再次被发现,初步证明了禁渔效果。 ”。 三年多来,刘飞和同事们目睹了赤水川的鱼很多。

主要江段渔获物特有的鱼类从禁渔前的每年21.8种上升到22.7种。 单船监测产量比禁渔前增加了1倍左右……今年4月底,农业和农村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宣布,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效果首次出现。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编制的《赤水河禁渔监测、保护判断和规划制定中期总结报告》显示,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化水平逐渐提高。 扬子江鲛和红斑鱼两个国家定点保护动物采集数量明显增加:长江鲛采集数量从禁渔前每年0.1尾上升到3.0尾,红斑鱼每年从3.4尾上升到5.7尾。

(文中相关人员均为假名)

(责任:李方)

标题:“赤水河 全面禁渔这三年(人民眼·长江十年禁渔)”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wfjj/1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