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5字,读完约4分钟

生活垃圾中成分最多,杂乱的部分不是湿垃圾,而是在运输途中被二次污染。 上海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末端处理技术向更高层次迭代、跳跃的时候,提出“尽量不要让潮湿的垃圾离开村、町、区”。

上海静安区同乐坊文化创意园区引进智能烹饪废弃物就地解决设备,每天解决0.5吨烹饪垃圾,防止烹饪垃圾从园区出来,整个园区形成了收集、处置再利用的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闭环”机制。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在写有“环境保护空间车站”的小屋里看到了这台设备。 上海同乐坊物业管理有限企业总经理东林军告诉记者,小屋由垃圾房改建,设备由上海艺迈实业有限企业和同济大学共同开发,于年9月生效,目前仍在调整中。

东林军告诉记者,该设备一次可“食用”150公斤餐厨垃圾,5至6小时后,餐厨垃圾分解成油和炉渣,垃圾减量90%左右,分解物无异味,油加工成生物柴油和洗涤添加剂,炉渣作为绿化肥料

该乐坊是江宁路街道垃圾分类减量化示范园区,有50多家中外企业、10家餐饮企业。 设备每天解决150公斤餐厨垃圾,运营价格在80元左右,电费加少量水费,远远低于以前餐厨垃圾的对外运输处置费。 东林军说:“我们开始为小区外的公司服务。 附近有厨房垃圾的公司说希望我们解决垃圾。 ”。

崇明区陈家镇裕鸿佳苑安通东路北村是一个大型回迁布局社区,现有居民518户。 去年9月,这里建成了崇明区唯一设在居民区内的湿垃圾末端解决设备有机物循环利用中心,实现了湿垃圾资源化解决“但是晚上不能出社区”。

陈家镇党委副书记陆建军说:“在餐厨垃圾处理过程中,潮湿垃圾的处理更加庞杂。 我们把垃圾棚改造成了干净的解决处,不让附近的居民打开窗户闻到气味。 ”。 他打开了解决站的门,里面是贴着田野风景照片的潮湿垃圾末端处理设备,每天收集的潮湿垃圾从上部的投入口投入,开始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干燥、生物发酵等一系列技术,尾料经过生态解决,最终转化为有机肥。

湿垃圾处理设备试运行后,居民们看到湿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垃圾分类投入的积极性更高,参与率达到了98%以上。

陆建军表示,湿垃圾处理设备每天0.5吨,一人三口之家每天产生约0.5公斤至0.7公斤的湿垃圾,整个小区早晚各收集解决一次,每天300多公斤,实现了湿垃圾的日产日清、循环利用。

“我们推算了潮湿的垃圾设备的运行费用。 包括人力价格和设备维护,每户平均0.98元。 ”陆建军表示,保洁员将湿垃圾拉入解决站,未经二次筛选直接投入设备,5日至7日后发酵有机肥料。

最难解决的是潮湿的垃圾设备运转产生的废水废气。 陆建军告诉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将脱水环节产生的污水和高温干燥环节产生的冷凝水压缩收集后生化解决,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设备顶部的环保过滤装置事先解决后,送到喷淋洗涤塔净化,进入活性炭装置进一步净化,最终在花草之间排出。

陆建军说:“经过全市各地调查,我们对解决站的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对废水、废气、污泥的排放提高了标准。 目前,我们计划与区域内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以及3个大型贸易市场信息进行协商,建设潮湿垃圾附近的处理场,有些土地越来越多的大型社区和村庄正在推广潮湿垃圾的末端处理设备。 另外,还将开展厨房垃圾和农业垃圾对比解决,以及餐前和餐后分别排放湿垃圾等湿垃圾更精细化的分类处置研究。 ”。

年来,崇明区按照“一镇一站”的标准,建设运行了52个村级湿垃圾解决点、21个城镇级湿垃圾集中解决点,实现了湿垃圾在当地的近期消纳和资源化利用。 (经济日报-新闻网记者沈则瑾)

(责任:刘江)

标题:“上海湿垃圾分类后如何解决?“喂给”这台化腐朽为神奇的“神器””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wfjj/10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