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8字,读完约5分钟

潍坊市人民医院最美员工风采展示

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神圣。 选择献身是因为医生的天职是拯救生命,承担责任,合乎良心。 对icu (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来说,习惯了生老病死,每天和死神打交道,既有抢救成功的喜悦,也有回天乏力的感叹,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他们更是深有体会。 “今天的人看到ruzi进入井里,都有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心情”。 对潍坊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庞军涛来说,体验尤为深刻。

五天救五次危重幼儿

庞军涛这几年一直没有忘记5岁的小宇(假名)。 去年,奶奶带着小宇去学校,不小心从电动车后座掉下来,被后面突然出现的大卡车撞了……“小宇被送过来的时候,双下肢粉碎性骨折、骨盆骨折、背部被大范围撕裂”何涛说。 看到受重伤的身体,微微呼吸,庞军涛想不到,和其他科的同事合作很快投入了宇宙的救治。 “孩子当时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无法测量体温,心率每分钟只有40次以上,很危险。 特别是孩子还和大人一样,在用药量、器官支持方面,很多大人都可以使用。 小宇没用。 ”。

霍涛和科里的同事紧急商谈了救治方案,五天内经历了五次大救治。 有一次,小宇要在全麻下接受双下肢清创、vsd负压引流术。 当时小宇病情较重,生命症状也极不稳定,要求手术体位做俯卧撑。 这对小宇来说很难,但手术很紧急,很有必要,庞军涛很快决定用手扶着小宇进行手术。 这样,庞军涛带着三名医务人员用双手为小宇举起了“手术床”。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做完手术,救了小宇。 随后,庞军涛在科里防守6天,陪伴小宇先后度过呼吸衰竭期、少尿期、消化道衰竭期、感染期、凝血障碍期。 “结果,小宇的尿袋里进了黄色的尿,没有引起肾功能衰竭,我看到我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 ”庞涛说。 经过与“死神”的艰苦奋斗,庞军涛救了小宇的命。

““各个患者都是家里的一座山””

害怕生命,履行责任

2006年,庞军涛进入潍坊市人民医院麻醉科,2007年转入icu。 十多年来,他热爱职业,全力以赴,挽救了多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2008年8月,36岁的孙先生因重度胰腺炎出现内脏功能不全,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 “患者由于长时间暴饮暴食,喜欢肥肉,体重达到100公斤以上,得了重度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引起了肾脏等器官衰竭。”霍涛说。 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庞军涛得以将孙先生从死亡边缘拉回,顺利出院,出院时患者体重减轻到60公斤。 “后来,患者回去复诊时,我认不出他了。 只有他和我亲切地打招呼,听声音才能认识。 ”。 庞涛说。

42岁的赵先生因血液病急性呼吸衰竭,于年6月住进潍坊市人民医院icu。 “患者因为血液病,血液凝固不好,插管中血液飞溅。 ”庞涛说。 随后,被庞军涛和医务人员全力抢救,夺回了赵先生的生命。 赵先生出院后,每次去医院复诊,常常来庞培谈病,渐渐地成了朋友。

“在重症医学科确实很累,但我们的累也很值得。 拯救患者的生命,看到家属们松了一口气时,我们最有成就感。 一位病人的家属说,你的医生看起来多么认真,总是很着急。 因为我们知道,每个患者对家庭来说都是山,如果没有患者,山就会倒塌,这个家庭有可能遭到破坏。 时间是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疏忽一点。 竭尽全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拯救患者,是我们作为医生的职责。 ”。 庞涛说。

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努力研究

市直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全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先进个人、医院“最美职工”……一系列荣誉是庞军涛十几年医生生涯的重要见证。 重症医学科成立之初,面对人员少、任务重、新开展业务的诸多重担,庞军涛从未退缩过。 他努力研究业务技术,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他经常加班、废寝忘食,通过资料、文献、外出学习等方法提高技术水平。 论文发表了15篇。 其中sci收录3篇,主编著作2部,获得专利3项。

近年来,重症医学科开展的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技术被列入医院“登峰计划”项目,庞军涛是该项目的首要参与者之一。 这项新技术填补了我市的空白,用“人工肺”的方法,为危重患者在“鬼门关”构筑了生命的防线。 他还独立开展了床边血液净化、血液灌流等技术,运用于危重重症救治。 开展了人工肝免疫吸附技术、困难气道建立、深静脉置管术、长途运输危重患者等多种技术。 多年来,在非典、手足口病、h7n9袭击之际,他不畏危险,冒着感染的风险,积极参与救治,救治了许多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通讯员 杨舸文)

标题:““各个患者都是家里的一座山””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xwzx/8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