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8字,读完约3分钟

“秋雨一场凉”。 经历了三伏的炎热,很多人都在期待凉爽的秋天。 处暑来临,标志着炎热的天气临近结束,炎热逐渐消失。

民俗学家王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正是农活繁忙的时候,几乎没有大规模娱乐性的民俗活动。 有些地区在处暑前后会举办“开渔祭”。

"热天不热,热天是白天. "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很古老,春秋以前利用土测量日影,明确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点。 古代,二十四节气是指导农活的重要依据。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交节时间为公元8月23日前后,太阳达到黄经150°。 处暑的到来,意味着时间将进入干支历申月的后半段。

这个时候,晚上看北斗七星,还是会发现弯曲的手臂指向西南方向。 而且,处暑的到来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后半段。

值得注意的是,民间经常说“秋老虎”。 这是立秋后短期的回热天气,通常在8月至9月间,气温较高,但总结空气干燥,阳光充足。

形容那时的天气、农事的优越性的谚语也很多。 例如“热天不热,热天中午”、“热得充满地黄,家家户户修仓库”等。

为什么立秋之后会有“处暑”?

二十四节气歌有《夏满芒夏暑相连》,小暑大暑之后是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

但是,按照节气的排列顺序,处暑是在立秋之后。 “热”有热的意思,为什么立秋之后又会出现“处暑”呢?

王娟说,就日历来说,一个是“太阳历”,这比较准确,一个是注意月球变化,参考自然界植物生长规律等制定的日历,精度有点弱。

“即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意味着立秋以后气温马上下降,而是有一段时间感觉天气很热。 ”。 她说,到了白露前后,人们可以感受到秋天比较明显的凉爽。

综合日历来看,处暑介于立秋和白露两个节气之间。 有炎热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处暑表示“出暑”,时间通常也在三伏天的最后,意味着酷暑结束。

到秋天去欣赏美丽的景色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冬、夏至、冬至等时间点很重要,过去冬至也有“冬节”的说法。

总的来说,处暑的存在感很低。 王娟说,处暑是农活繁忙的时候,没有闲暇的时间,很少有与其相近的重要娱乐性节日。 过去有乞巧祭祀,但女孩们很容易地过上了节日。

那个一点点的习俗,大多和秋天有关。 例如,庆祝“七月半”的民俗活动。 处暑后,秋意渐浓,民间有“7月8日见巧云”的说法。 这是人们去郊外玩,秋天观赏的时候。

“另外,还有开渔祭,但这是领域性的。 中国人顺应了天,春天自然繁殖鱼类等,秋天鳞介类的生长比较成熟,会去捕鱼。 ”。 王娟说。

处暑为什么吃鸭子?

处暑后天气逐渐凉爽,秋季天气干燥,少吃辛辣、烧烤类食品,适量喝金银花茶等,可起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少吃西瓜等凉性食品。

秋天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观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

我不在意处暑前后必须吃什么的食品。 王娟说,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考虑吃饭,身体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到了秋天就开始补充,可以适当的吃很多肉。

另外,民间有对付酷暑吃鸭子的习惯。 因为鸭肉的味道很甜。 方法有鸭白切、柠檬鸭、烤鸭、荷叶鸭等,是秋天的美食。 (完)

标题:“敲黑板!处暑节气为啥吃鸭子、出游迎秋?”

地址:http://www.water-quality.cn/xwzx/5296.html